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杂志

期刊简介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ISSN 2096-3181  CN61-1507/G4)(原名《西北医学教育》 (ISSN 1006-2769  CN 61-1257/G4)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医学教育类学术期刊之一,创办于1982年,199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行( 邮发代号 52-133)。多年来,该期刊的办刊人员一直坚持“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的办刊理念,及时“捕捉”我国乃至全球最新的医学教育研究成果,该期刊也为我国各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广大教师、医学研究生、医学教育研究人员、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等进行医学教育学术研讨、展示其最新医学教育改革成果、交流其医学教育教学经验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目前,该期刊的读者、作者群遍及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甚至港、台地区及国外,是其进行医学教育、教学实践的参考和良师益友。本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当前医学教育领域的最新、最全面的理论成果,也是相关学者研究中国医学教育现状、推动医学教育改革的参考工具之一。 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报道国内外医学教育动态,反映医学教育理论、医学教育方法和技术以及教学管理成果等,展示教育改革成果,交流优秀教学经验,服务我国医学教育教学实践。                

二尖瓣环钙化

时间:2024-12-10 17:40:51

二尖瓣环钙化(mitralannuluscalcification,MAC)是二尖瓣纤维支持结构的一种慢性纤维性非炎症性、退行性病变,一般多见于女性和70岁以上老年患者,常导致多种心脏病变,如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反流感染性心内膜炎、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是一种较常见的超声心动图征象  

病因

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多见于已有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最常发生于后叶的心室面。欧美国家老年人群中发生率约为0.5~10.0%,国内尚无确切资料,随着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普及,已常有发现。  

临床表现

决定于瓣坏钙化的程度。轻度者无临床表现:重度病变瓣环增厚且固定,不能随心室收缩而变小,二尖瓣活动受限,可引起二尖瓣返流或狭窄,在心尖区及胸骨左缘下部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向心底部传导。本病常有窦房结及传导系统退行性变同时存在,而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缓慢室率的心房颤动等,少数患者由于瓣环钙质松落形成栓子,发生不同部位的栓塞,较常见的为脑及视网膜动脉栓塞。  

诊断

主要依靠X线与超声心动图检查,X线胸片可发现二尖瓣环处有钙化影。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见在房室交界处前方有一反射强烈的回声团。与左后室壁同向运动。  

鉴别诊断

1、二尖瓣功能性狭窄 2、肺动脉高压 3、肥厚的左心室使心腔变小 4、活动性风湿二尖瓣膜炎 5、甲状腺功能亢进6、Lutembacher综合征7、房室沟部缩窄性心包炎8、左心房粘液瘤9、左心房球形血栓形成。  

治疗

一般无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可不治疗,有心力衰竭症状者对症处理。二尖瓣环钙化的手术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瓣环扩张的修复方法

1.瓣环缝缩术1)Reed法用镊子夹住前叶游离缘向后方提紧,确定前叶基部中点A,从前叶中点向后叶作垂线,把二尖瓣口分为对称的两半,找出后叶瓣环中点B。在二尖瓣的前外角和后内角处,分别作一穿过前叶基部纤维三角和后叶瓣环的褥式缝合,两个褥式缝线在前叶侧距中点均为2cm,而在后叶侧距后叶中点均为1cm。收紧结扎后,瓣口应能宽松地容纳食指和中指。2)交界区折叠缩环术在交界区作褥式缝合,缝线在后叶侧瓣环的距离宽于前叶侧,均在瓣环进针。此法常用于矫正局部关闭不全。图交界区折叠缩环术3)后瓣环半荷包缩环术在后叶瓣环作两个半荷包缝合,两端加垫片。收缩缝线使瓣口能宽松地容纳食指和中指,然后结扎。

(二)瓣环钙化的修复钙化斑必须仔细去掉,以防止房室破裂,特别是室壁深处的钙化斑。黏液性变的二尖瓣环钙化是由二尖瓣病变引起的跨瓣压力异常导致的包括心脏纤维支架在内的退行性变的一个表现。典型的退化性瓣环钙化多在后瓣环,但有时也涉及后室壁。瓣环钙化常伴有腱索延长和后瓣叶功能不全。Korn等将钙化的黏液性退化和风湿性病变区别开来,因为黏液性钙化不涉及腱索,瓣叶也不增厚。因此,黏液性变的瓣膜较风湿性病变的瓣膜容易修复,而且修复后的远期效果也较好。  

并发症

1、大咯血:由于肺循环高压,致支气管内膜下静脉扩张容易破裂引起大咯血。

2、心力衰竭:多表现右心衰竭体征,最后亦可合并左心功能不全。

3、急性肺水肿:多见于早期二尖瓣狭窄患者亦称急性左房衰竭,是由于在二尖瓣狭窄情况下,一旦舒张充盈期缩短,致跨瓣压力增加时即可诱发肺水肿。

4、心房纤颤:由于左右心房压力增高或由于心房壁直接受风湿病变侵犯之故。

5、动脉栓塞:促发于房颤的结果,多数导致脑栓塞,其次冠状动脉栓塞及其它内脏器官栓塞或肢体栓塞。

6、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常见合并症,由于瓣膜狭窄致血揣流,细菌附着于瓣膜繁殖的结果。

7、左侧喉返神经麻痹:不多见,为巨大左房压迫该神经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