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ISSN 2096-3181 CN61-1507/G4)(原名《西北医学教育》 (ISSN 1006-2769 CN 61-1257/G4)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医学教育类学术期刊之一,创办于1982年,199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行( 邮发代号 52-133)。多年来,该期刊的办刊人员一直坚持“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的办刊理念,及时“捕捉”我国乃至全球最新的医学教育研究成果,该期刊也为我国各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广大教师、医学研究生、医学教育研究人员、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等进行医学教育学术研讨、展示其最新医学教育改革成果、交流其医学教育教学经验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目前,该期刊的读者、作者群遍及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甚至港、台地区及国外,是其进行医学教育、教学实践的参考和良师益友。本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当前医学教育领域的最新、最全面的理论成果,也是相关学者研究中国医学教育现状、推动医学教育改革的参考工具之一。 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报道国内外医学教育动态,反映医学教育理论、医学教育方法和技术以及教学管理成果等,展示教育改革成果,交流优秀教学经验,服务我国医学教育教学实践。
卫健委发布医院绩效考核新标准
时间:2025-07-04 14:19:56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一项关于医院绩效考核的新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这一新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医疗体系改革迈入深水区,将从患者体验、运营效率、资源利用等多维度重塑医院管理逻辑。
患者满意度:从“治得好”到“体验佳”的转变
新规首次将患者满意度纳入核心考核指标,权重占比达30%。这相当于在传统的医疗技术评分体系外,新增了“服务温度计”。具体指标包括候诊时间(三甲医院要求控制在45分钟内)、医患沟通时长(门诊不少于8分钟)、投诉处理效率(72小时内反馈率需达95%)。用餐饮业类比,过去只关注“菜品是否熟透”,现在更要考核“服务员是否微笑”。
医疗效率:手术室的“红绿灯系统”
针对长期存在的“手术室空转”现象,新规引入“床位周转率”“手术室利用率”等量化指标。要求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控制在7.5天以下,较现行标准压缩12%。这就像给手术室装上智能交通系统——过去是“所有车辆挤在路口”,现在要通过精准调度让“救护车、私家车、货车”各行其道。首批试点医院数据显示,采用新标准后,急性阑尾炎手术从入院到出院可缩短1.2天。
成本控制:医疗资源的“智能电表”
最引人注目的是将“万元医疗收入能耗支出”纳入考核,要求大型设备使用率达到85%以上。某省级医院测算显示,一台核磁共振仪若每日少闲置2小时,年均可节省水电耗材费用37万元。这相当于给每台设备安装了“用电监测器”,杜绝“开着空调等病人”的资源浪费。新规同时鼓励开展日间手术,要求占比不低于25%,如同把“住院酒店”改造成“医疗快餐店”。
数字化赋能:绩效考核的“CT扫描仪”
为实现动态监测,卫健委配套建设了全国统一的绩效考核平台。该系统能自动抓取电子病历、医保结算等18类数据,实时生成医院“健康体检报告”。某市卫健委负责人透露,平台可识别出“抗生素使用异常”“检查重复率”等30多项风险指标,比传统人工统计效率提升20倍。这就像给医院管理装上了AI显微镜,连“毛细血管”级的低效环节都无所遁形。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设置了3年过渡期,2025年起考核结果将与财政拨款、院长聘任直接挂钩。专家解读称,这套组合拳实质是构建“医疗GDP”新算法——不再单纯追求门诊量增长,而是强调“每张病床创造的健康价值”。正如餐饮业从“翻台率”转向“顾客回头率”的进化,中国医疗体系正在完成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史性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