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杂志

期刊简介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ISSN 2096-3181  CN61-1507/G4)(原名《西北医学教育》 (ISSN 1006-2769  CN 61-1257/G4)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医学教育类学术期刊之一,创办于1982年,199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行( 邮发代号 52-133)。多年来,该期刊的办刊人员一直坚持“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的办刊理念,及时“捕捉”我国乃至全球最新的医学教育研究成果,该期刊也为我国各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广大教师、医学研究生、医学教育研究人员、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等进行医学教育学术研讨、展示其最新医学教育改革成果、交流其医学教育教学经验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目前,该期刊的读者、作者群遍及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甚至港、台地区及国外,是其进行医学教育、教学实践的参考和良师益友。本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当前医学教育领域的最新、最全面的理论成果,也是相关学者研究中国医学教育现状、推动医学教育改革的参考工具之一。 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报道国内外医学教育动态,反映医学教育理论、医学教育方法和技术以及教学管理成果等,展示教育改革成果,交流优秀教学经验,服务我国医学教育教学实践。                

老年人适度肥胖与健康风险研究:打破"老来瘦"的迷思

时间:2025-08-28 15:42:21

研究核心发现:BMI与死亡率的U型关系

上海瑞金医院2025年研究对16.6万成人随访10.1年发现,肥胖指标与全因死亡风险呈"U型"关系,存在性别特异性"最佳阈值":男性BMI 26.3 kg/m²、女性25.4 kg/m²时死亡风险最低。80岁以上人群中,BMI升高不再与心血管病风险相关,反而呈现下降趋势,提示老年人肥胖标准需区别于中青年。

中国疾控中心对2.7万高龄老人的研究同样证实,BMI 24.0~31.9的超重/轻度肥胖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0%,这一"肥胖悖论"在非心血管疾病中更为显著。

科学理解"肥胖悖论"

老年人群中适度肥胖的保护效应可能源于:

营养储备缓冲:脂肪作为能量库,在感染、手术等应激状态下提供代谢支持。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显示,BMI>30者5年死亡风险降低30%。

肌肉流失防护:低体重老年人肌肉力量下降风险是超重者的2.1倍,适度脂肪可能延缓肌少症进程。

代谢适应性改善: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联素等激素可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抵消部分代谢异常。

分年龄段BMI管理标准

年龄段

推荐BMI范围

核心原则

60~79岁

22.0~26.9 kg/m²

平衡肌肉保护与代谢风险

80岁以上

22.0~26.9 kg/m²

优先保障营养储备

关键警示:即使BMI正常,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仍增加34%心血管风险,需同时控制腹型肥胖。

科学体重管理三要素

1. 营养策略

每日摄入1.2~1.5g/kg优质蛋白(鱼、蛋、豆制品为主)

采用"221餐盘法":2拳蔬菜+2掌心蛋白+1拳杂粮主食

避免过度限盐(<5g/日)和精制糖

2. 运动处方

抗阻训练:每周2次弹力带练习,每次20分钟,提升肌肉力量14%

有氧运动:快走、太极等中等强度运动,心率控制在(170-年龄)

平衡训练:单腿站立、直线行走改善步态稳定性

3. 动态监测

每月称重,3个月内体重变化超5%需就医。健康减重速度为每月0.5~1kg,避免肌肉流失。低体重老人(BMI<20)应在营养师指导下增加热量摄入。

破除误区:老来"微胖"更健康

"千金难买老来瘦"的传统观念需更新:BMI<22的老年人5年死亡风险增加12%~20%,而BMI 22~26.9的"健康微胖"状态能更好应对疾病消耗。但需注意,重度肥胖(BMI≥30) 仍显著增加代谢疾病风险,并非推荐范围。

老年体重管理的核心是"保肌肉、控内脏、稳体重",通过个性化方案维持适宜体重,才能实现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