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ISSN 2096-3181 CN61-1507/G4)(原名《西北医学教育》 (ISSN 1006-2769 CN 61-1257/G4)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医学教育类学术期刊之一,创办于1982年,199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行( 邮发代号 52-133)。多年来,该期刊的办刊人员一直坚持“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的办刊理念,及时“捕捉”我国乃至全球最新的医学教育研究成果,该期刊也为我国各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广大教师、医学研究生、医学教育研究人员、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等进行医学教育学术研讨、展示其最新医学教育改革成果、交流其医学教育教学经验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目前,该期刊的读者、作者群遍及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甚至港、台地区及国外,是其进行医学教育、教学实践的参考和良师益友。本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当前医学教育领域的最新、最全面的理论成果,也是相关学者研究中国医学教育现状、推动医学教育改革的参考工具之一。 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报道国内外医学教育动态,反映医学教育理论、医学教育方法和技术以及教学管理成果等,展示教育改革成果,交流优秀教学经验,服务我国医学教育教学实践。
NEJM:在停止维持生命的措施后,有14%的重症患者死亡后发生心脏活动恢复
时间:2024-12-03 16:30:59
死亡,并不是突然发生的。人类的死亡包括濒死、临床死亡和生物学死亡3个阶段。
我们常说的死亡,是临床死亡,表现为各种反射消失、呼吸和心跳停止,此时组织器官仍在进行微弱的代谢活动,但已经没有复苏和存活的可能性。因此,这也是器官捐赠的佳时机。
近日,在新英格兰杂志刊出一篇题为“Resumption of Cardiac Activity after Withdrawal of Life-Sustaining Measures”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停止维持生命的措施后,竟有14%的重症患者死亡后发生心脏活动恢复!
研究背景
器官捐赠的原则是捐赠者被宣布死亡后才可以开始提取器官。捐赠一般发生在脑死亡标准确定的神经学死亡之后,但也可能在循环系统确定死亡之后。
大多数循环系统确定死亡后进行器官捐赠的方案,建议用动脉导管监测确定的呼吸暂停和无脉搏进行5分钟的观察,此后,循环系统发生永久性停止,捐赠器官就可以开始了。
循环系统确定死亡后,器官捐献前所需的短无搏动持续时间尚未得到很好的研究。因此,这项研究探索了停用生命维持措施后死亡的危重成人心脏电活动和搏动活动恢复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
研究方法和结果
这项观察性研究在3个国家的20个重症监护室进行,纳入预计停用生命维持措施后死亡的成年患者。在确定患者死亡后,继续30分钟的心电血压监测,记录连续的血压和心电图波形,床旁临床医生报告心脏活动恢复的情况。
该研究筛选了1999名患者,终631名患者被纳入。205人(32%)在循环死亡后符合器官捐赠的条件,其中67人(33%)成为捐赠者。
临床医师报告有5例患者(1%)恢复了心脏活动、呼吸运动或两者兼有,经心电血压波形分析证实。
回顾性分析数据完整的480例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波形,发现67例(14%)患者在一段时间无搏动后心脏活动恢复,其中包括床旁临床医生报告的5例。无搏动后至心脏活动恢复的长持续时间为4分20秒。
心脏活动恢复的中位持续时间为3.9秒。在67名恢复心脏活动的患者中,约半数患者(33例)恢复了一个心动周期。
总结
在停止维持生命的措施后,14%的患者在无脉搏状态下至少一个周期的心脏活动短暂恢复,但只有1%的恢复是在床旁能够被确定的。这些事件均发生在无脉搏后的5分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