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杂志

期刊简介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ISSN 2096-3181  CN61-1507/G4)(原名《西北医学教育》 (ISSN 1006-2769  CN 61-1257/G4)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医学教育类学术期刊之一,创办于1982年,199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行( 邮发代号 52-133)。多年来,该期刊的办刊人员一直坚持“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的办刊理念,及时“捕捉”我国乃至全球最新的医学教育研究成果,该期刊也为我国各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广大教师、医学研究生、医学教育研究人员、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等进行医学教育学术研讨、展示其最新医学教育改革成果、交流其医学教育教学经验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目前,该期刊的读者、作者群遍及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甚至港、台地区及国外,是其进行医学教育、教学实践的参考和良师益友。本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当前医学教育领域的最新、最全面的理论成果,也是相关学者研究中国医学教育现状、推动医学教育改革的参考工具之一。 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报道国内外医学教育动态,反映医学教育理论、医学教育方法和技术以及教学管理成果等,展示教育改革成果,交流优秀教学经验,服务我国医学教育教学实践。                

​突发!医疗机构全行业严查风暴来袭,14部门联合亮剑

时间:2025-06-19 09:23:36

2023年10月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卫健委、医保局等14部门联合启动医疗行业专项整治行动,针对公立医院、私立医院、社区诊所及药店存在的乱收费、过度医疗、骗保、虚假宣传等行为,实施“史上最严”处罚措施。此次整顿覆盖全链条,吊销执照、高额罚款、列入信用黑名单等惩戒手段同步推进,旨在重塑医疗行业公信力。

一、乱收费、过度医疗:公立私立“无差别打击”

公立医院虽享受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但部分机构仍存在违规收费问题。例如,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因2022年至2023年期间多项价格违法行为被行政处罚。而私立医院则因过度医疗面临更高法律风险,若因夸大病情导致患者健康损害,可能构成《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的医疗事故罪。值得注意的是,医保范围内过度医疗行为较少,但自费项目成监管重点,患者需警惕“隐形陷阱”。

二、骗保“黑名单”制度升级,信用惩戒常态化

国家医保局此前已明确将骗保行为纳入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定点机构、医师及参保人“黑名单”。广东、重庆等地率先试点,通过数据联网追踪异常诊疗记录。此次新规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社区诊所、药店若虚报医保报销项目,将面临系统内通报及联合惩戒,情节严重者直接吊销资质。

三、虚假宣传“零容忍”,保健品、药品成重点靶向

市场监管总局将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列为2025年重点整治领域,而此次行动提前加码。此前,药店因夸大疗效推销保健品已被要求整改,部分企业因商业贿赂遭立案。新规要求医疗机构所有宣传材料需经审核,违规者最高可处广告费用5倍罚款,并公开曝光。

四、行业洗牌加速,合规化转型迫在眉睫

此次整顿并非短期运动式执法,而是通过“制度+技术”双轨监管。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已实现诊疗行为实时监测,而“信用中国”平台将公示违规机构名单,直接影响社会资本合作与银行贷款审批。业内人士指出,医疗行业需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否则将面临“生存危机”。

注:本文综合多部门政策文件及典型案例,数据截至2025年6月。具体处罚细则以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