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ISSN 2096-3181 CN61-1507/G4)(原名《西北医学教育》 (ISSN 1006-2769 CN 61-1257/G4)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医学教育类学术期刊之一,创办于1982年,199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行( 邮发代号 52-133)。多年来,该期刊的办刊人员一直坚持“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的办刊理念,及时“捕捉”我国乃至全球最新的医学教育研究成果,该期刊也为我国各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广大教师、医学研究生、医学教育研究人员、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等进行医学教育学术研讨、展示其最新医学教育改革成果、交流其医学教育教学经验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目前,该期刊的读者、作者群遍及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甚至港、台地区及国外,是其进行医学教育、教学实践的参考和良师益友。本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当前医学教育领域的最新、最全面的理论成果,也是相关学者研究中国医学教育现状、推动医学教育改革的参考工具之一。 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报道国内外医学教育动态,反映医学教育理论、医学教育方法和技术以及教学管理成果等,展示教育改革成果,交流优秀教学经验,服务我国医学教育教学实践。
华法林与凉茶相互作用及安全用药指南
时间:2025-08-25 15:42:28
一、华法林基本信息
药理作用:华法林是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活化,发挥抗凝作用,主要用于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房颤、心脏瓣膜置换术后)。
治疗窗窄:需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2.0-3.0,过量易致出血,不足则增加血栓风险。
代谢途径:主要经CYP2C9酶代谢,易受药物、食物影响。
二、华法林与凉茶的相互作用机制
1. 增强抗凝作用的成分:
枸杞:抑制CYP2C9酶活性,减慢华法林代谢,导致INR升高(案例显示INR从2-3升至4.1)。
丹参、当归、银杏:含抗血小板或香豆素类成分,增加出血风险(如皮下瘀斑、消化道出血)。
2. 减弱抗凝作用的成分:
人参、西洋参:可能降低华法林血药浓度,增加血栓风险。
三、紫癜案例警示
典型案例:一名61岁女性房颤患者,稳定服用华法林期间饮用枸杞茶后出现晕厥,INR升至4.1,诊断为华法林中毒,停药并注射维生素K后缓解。
临床表现:皮下瘀斑、牙龈出血、血尿、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可致颅内出血。
四、安全用药指南
1. 饮食管理:
避免大量饮用含上述成分的凉茶(如枸杞茶、丹参茶)。
保持维生素K摄入稳定(如菠菜、西兰花等绿叶蔬菜)。
2. 监测要求:
初始治疗每周监测INR 1-2次,稳定后每4周1次。
饮用新饮品或调整饮食后3-5天复查INR。
3. 就医指征:
出现不明原因瘀斑、鼻出血、黑便、血尿等症状。
4. 用药教育:
禁止自行服用中药或保健品,就医时需主动告知华法林用药史。
五、关键参考文献
《欧洲心脏杂志》病例报告:枸杞茶致华法林中毒。
中国药师协会:华法林抗凝治疗专家共识(2023年)。